第1页共9页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A卷全解全析123457101112141718DCBADBBCADAC1.D2.C3.B【解析】1.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将或然说成必然。原文是“可能是带有自己‘语言’的复兴”,不是必然。B项,将未然说成已然。原文是“希望建立起一套我们自己的体系”,并不是已经建立了。C项,无中生有。依据文中第二段内容“同样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对废除科举制的评价是从今天的视角出发的,废除科举制客观上造成了今天民族价值核心的逐渐衰微,但站在历史的角度,当时废除科举制,其目的是否出于革新中国人的价值核心考虑,则于文无据。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二自然段说,“我们有点自信,但自信并不太多。这种自信不多,在国内的自由主义者那里表现得特别明显”,即文章只是说国内的自由主义者尤其缺乏自信,但究竟他们有何观点文中未提及。故选C。3.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的方向,然后浏览选项,回归文本,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B项,强加因果,推断错误。依据原文内容“我们现在还处于崛起的前夜,即还没有完全完成赶超的目标。我们有点自信,但自信并不太多”,据此得出“因为我们处于崛起的前夜,所以缺乏自信”的判断,这是合理的,但“我们处于崛起的前夜”并非是“我们失去了评价自己经验的主动性”的原因,因为依据原文内容,尤其是“从此以后”所表示的逻辑关系,让我们丧失了评价自己经验的主动性的原因应该是废科举带来的废五经所引发的民族价值核心的逐渐衰微。第2页共9页故选B。【点睛】论述类文本解题技巧1.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就是该读的读,抓紧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应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阅读题目的根本方法。2、审题。审题干时先要明确选“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错误的一项”,再比较选项和题干,看是否答非所问。有的选项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却不是题干所问的问题。3.定位。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中择出与之“对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对应句。4.对照。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与二者有差异的表述并相互对照。5.选取。比较选项,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其间需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知识和能力积累,快速而准确地判定选项正误。在做该类文章阅读题时,如果不仅读懂了所给的材料,而且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那就能很容易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4.A5.D6.(6分)①基于传统,从中医药宝库中发掘可用资源;②加强国际视野,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③优势互补,利用大数据加速中医药理论研究,加快重大中药新药创制进程。【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在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中医药的价值才受到世界的瞩目”错误。原文表述为“……中医药的价值再次受到世界瞩目”,“再次”一词表明:在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中医药的价值就已经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