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中、高中各卷知文案合同学种试真题识归纳PPT等免下费载www.doc985.com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测试范围:第1~7章(人教版)。4.难度系数:0.7。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正确。1.同学们参加了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成绩为5mB.男子跑成绩为C.人的正常体温为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答案】D【解析】A.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约为2m,故A不符合题意;B.男子跑成绩约为200s,故B不符合题意;C.人的正常体温为,故C不符合题意;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故D符合题意。故选D。2.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要进行单位换算。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A.单位换算中,故A错误;B.单位换算中,故B错误;C.已知,则,故C正确;D.已知,则,故D错误。故选C。3.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同时同地向右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小、初中、高中各卷知文案合同学种试真题识归纳PPT等免下费载www.doc985.comA.甲、乙两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B.以乙为参照物甲向左运动C.甲运动4s的距离等于乙运动2s的距离D.4s末乙在甲前方8m处【答案】B【解析】A.分析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路程s与时间t的比值都不变,速度,所以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因为甲、乙两物体在水平地面上都向右做直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向左运动,故B正确;C.由图像可知,甲运动4s的距离是4m,乙运动2s的距离是8m,甲运动4s的距离不等于乙运动2s的距离,故C错误;D.根据图像可知,甲4s内移动的距离是4m,乙移动的距离为,甲乙相距,故D错误。故选B。4.下列关于苏炳添比赛中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m/sB.观众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比较运动员的快慢C.裁判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式比较运动员的快慢D.运动员听到信号枪起跑,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答案】D【解析】A.通常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错误;B.观众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式比较运动员的快慢,故B错误;C.裁判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比较运动员的快慢,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运动员听到信号枪起跑,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D正确。故选D。小、初中、高中各卷知文案合同学种试真题识归纳PPT等免下费载www.doc985.com5.笛子是我国传统乐器中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关于笛子演奏过程中涉及的声现象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现场观众听到的笛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吹奏停止时,声音的传播也立即停止D.笛子发出的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C【解析】A.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故A不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现场观众听到的笛声是通过空气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C.吹奏停止时,空气柱的振动停止,发声会停止,但是物体已发出的声音不会立即消失,仍然会继续传播,故C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如图所示,几个相同的玻璃瓶中注入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从侧部敲击不同瓶身,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嘴吹气时,发声体是水柱B.敲击瓶身时,水面越高,音调越高C.用嘴吹气时,水面越高,音调越高D.用嘴吹气和敲击同一瓶子,音色一定是相同的【答案】C【解析】AC.用嘴吹气时,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由图可知从左往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