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23课马说时间45分钟,满分70分一、基础闯关(18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石:dàn,十斗为一石)B.不以千里称也(称:chēn,称号)C.祇辱于奴隶人之手(:zhǐ,同“只”)D.一食或尽粟一石(或:huò,有时)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C.鸣之而不能通其义。D.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B.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只能)C.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D.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4.下面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学而时习之B.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C.执策而临之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D.委而去之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B.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D.策之不以其道/道渴而死(《夸父逐日》)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1)文中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____。(2)文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___。(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二、课内精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3分)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相同,一样)C.策之不以其道(道理)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D.执策而临之(面对)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3分)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第一段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这也是怀才不遇之人经常用以抒怀之句。B.文中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是:“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其作用是: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同时揭示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C.文中作者对“食马者”“天下无马”的无知妄说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文末的“其真不知马也”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点明文章主旨。D.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11.文中的“食马者”和“执策者”是“伯乐”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12.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4分)三、类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马岳飞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①奇之。日啖②豆数升,饮泉一斛③,然非清洁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宁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⑤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⑦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