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12课《诗经》二首时间45分钟,满分70分一、基础闯关(18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雎鸠(jū)窈窕(yáo)未晞(xī)B.参差(cēn)荇菜(xíng)蒹葭(jiā)C.琴瑟(sè)溯徊(huí)好逑(hǎo)D.寤寐(mèi)萋萋(qī)水中坻(chí)2.解释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左右流之(流:流动,流淌)B.白露未晞(晞:晒干)C.道阴且跻(跻:路高而陡)D.蒹葭采采(茂盛的样子)3.下面诗句没有运用比兴手法的一句是()(3分)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4.下面对《关雎》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B.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C.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D.“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象之词。5.下面对《蒹葭》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D.诗中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B.《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二、课内精练(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14分)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窈窕淑女,钟鼓乐之。7.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3分)8.请写出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2分)9.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内容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10.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15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1.这首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12.“苍苍““萋萋”“采采”属于叠词,诗中使用这些叠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13.每小节结尾句中的“宛”是什么意思?在诗中反复使用,有什么作用?(4分)14.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诗中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3分)三、类文阅读(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10分)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蔶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①归:出嫁。②蕡: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蓁:草木茂盛的样子。15.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2分)16.请赏析本诗中“宜”字的妙处。(3分)17.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