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2024年部编本初中语文7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初一语文试卷解析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8题,共3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立足峰巅(diān),极目西望,雾霭沉沉,殷(yīn)红的夕阳在暝色中起起浮浮。B.奥本海默是美国妇孺(rú)皆知的人物,他锋芒毕露(lòu),常常打断别人的报告。C.邓稼先是我的挚(zhì)友,他是一位鲜(xiǎn)为人知的科学家。D.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diàn)基人,被称为“‘两弹’元勋(xiōng)”。【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字音的正确认读。A.“殷红”的“殷”应读“yān”;B.“锋芒毕露”的“露”应读“lù”;D.“元勋”的“勋”应读“xūn”。故选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当初选骋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B.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谣言说,1948年3月去了中国的寒春曾参与了中国原子弹工程。C.“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D.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槐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形的识别。A.“选骋”应为“选聘”;C.“鞠躬尽粹”应为“鞠躬尽瘁”;D.“当之无槐”应为“当之无愧”。故选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全校涌现出四个先进集体,一百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B.充满草原元素的音乐剧《啊!鹿城》即将在包头上演,广大市民都刮目相待。C.“鹿城诗歌大会”专题活动圆满结束,我校20名参赛者锋芒毕露,获得最具人气奖。D.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家喻户晓,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却鲜为人知。【答案】D【解析】考查成语的重点是成语使用中“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语境不合、褒贬失当”等方面,特别是日常生活中,报纸杂志中常常用错的成语。解题时,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揣摩。A.“可歌可泣”是指悲壮的事迹令人感动,这里是大词小用,可改为先进事迹;B.“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它,用“拭目以待”合适;C.“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多是贬义,用法不当。故选D。4.下面有关于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邓稼先》一文通过两弹元勋邓稼先对好友杨振宁50多年友情交往的回顾,高度赞扬了他为祖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B.副词一般用在名词的前边,起到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蔑称、自称、爱称、敬称等。例如:“小人”“晚生”属于自称。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迁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A.《邓稼先》通过杨振宁对邓稼先的回顾,说反了;B.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边;D.《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编年体通史。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B.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左右的花粉。C.不仅我们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D.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现有固定资产9000万元。【答案】A【详解】B.“大约”与“左右”重复,去掉其一;C.“不仅我们要-----还要-----”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不仅要-----还要-----”;D.成分赘余或句末缺宾语。去掉“成为”,或句末加“的企业”。故选A。6.名著阅读(4分)。(1)关于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小说描写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B.小说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C.小说语言“京味儿”很浓。D.小说人物众多,如车主刘四、曹先生、小福子、保姆长妈妈等。【答案】D【解析】D.保姆长妈妈是《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物,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故选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