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培优卷)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7分)1.某同学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做了以下归纳,请你帮他找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1分)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系(jì)绳子、折(zhé)蜡梅花。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桑椹(shèn)、攒(zǎn)集。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书熟”应为“书塾”,“嘻闹”应为“嬉闹”。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翻来覆去”不要写成“翻来复去”。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C.《诫子书》中的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者“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D.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尊称别人的父亲。3.作者回忆往事的顺序是()(1分)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倒叙4.作者回忆看山水画时的感受是()(1分)A.感到枯燥B.感到兴奋C.感到心旷神怡D.感到无聊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A.这道题经老师指导后,我几经思量,忽然恍然大悟。B.经历了那场风波,对比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C.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儿,不要吵醒他。D.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反对“不求甚解”,着力解决“不学习”的问题。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分)A.通过学习《再塑生命的人》,让我体会到了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感激之情。B.我国未成年人所占网民比例不断提高,调查显示大约有98%左右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C.在异国他乡,不论华人、华侨还是中方员工,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中国大使馆的帮助。D.为了喜迎“世界读书日”,河北省多所中小学都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1分)A.传不习乎?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8.孔子,名,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家学派创始人。《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合称为“四书”。(5分)9.文中“再塑生命的人”指的是。本文通过叙述的过程,赞扬了的崇高品质。(3分)10.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写出来。(4分)走头无路心旷神仪五采纷呈油然而声11.文学常识(18分)(1)《往事依依》的作者是,原名。(2分)(2)本文是一篇,作者回忆了时代的几件往事。(2分)(3)文中提到的《千家诗》是由选编的。(1分)(4)作者回忆的国文老师讲的诗词作者有、。(2分)(5)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不少诗句,写出其中两句、。(2分)(6)本文的主旨句是。(1分)(7)文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举例说(2分)明。(8)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是。(1分)(9)作者通过回忆往事,表达了对的感情。(1分)(10)文中提到的两位画家是、。(2分)1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填人名),选自他的散文集。(2分)三、积累与运用(每空1分共6分)阅读《往事依依》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lòu①____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②____,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A(感慨万端/百感交集)。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B(游刃有余/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13.给选文中①处根据拼音填汉字,给②处加点字注音。(2分)①雕lòu②慷慨14.解释文中成语“油然而生”的意思:(1分)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