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C.《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D.《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宋词四大家”。2.下列对《观沧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B.诗中对大海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大海包容万物、宽阔浩荡的特征。C.全诗虚实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碣石(jié)澹澹(dàn)竦峙(shì)B.萧瑟(sè)灿烂(càn)啼叫(tí)C.愁心(chóu)悬挂(xuán)枯藤(kù)D.残夜(cán)潮平(zhāo)天涯(yá)4.古代诗歌鉴赏;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江苏扬州人,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散文家。B.《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天的节气有春节、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D.我国古诗有律诗、绝句等,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一首律诗。6.对下面两首许歌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甲】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乙】除夜①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②明朝又一年。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②霜鬓:两鬓的白发。A.两首诗都是作者旅居他乡,在新年来临之时,有感而发创作的诗篇。B.客路青山外:驿路在青山之外,停船后诗人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暗含游玩的快乐。C.旅馆寒灯独不眠:除夕之夜,诗人远离家人,身居客舍,眼前那盏灯竟变得“寒”气袭人了。D.两首诗表达了一个相同的主题,就是都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二、填空题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7.东临碣石8.幸甚至哉9.潮平两岸阔10.海日生残夜11.乡书何处达12.断肠人在天涯1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碣石澹澹丰茂竦zhì萧sè归yàn14.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1)曹操,字,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朝代)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歌大多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等。(2)李白,字,号,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其诗歌多俊逸清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作有《》《》《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3)王昌龄,字,(朝代)诗人,著名(诗派)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4)马致远,号,大都(今北京)人,(朝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之称。1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碣石沧海澹澹竦峙萧瑟枯藤1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字,号,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人誉为“”。17.填空。(1)李白(701-762),唐代著名诗人,字,号,有“”之称。与杜甫并称“”,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