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考情调研命题特征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实验是力学实验的“基础与重点”。本实验在高考命题中出现频率高,在近三年的全国卷和地方卷中较多出现,且创新性较强,如用滴水计时、用频闪照相机、手机拍摄等替代常规的打点计时器等;实验应用广,例如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与该实验都有交集,这些实验都聚焦纸带问题,所以本实验是力学实验的“根”1.考装置:器材装配以及其他器材替代。2.考读算:读长度、算速度和加速度以及作图求解。3.考变化:计时方式、实验原理创新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步骤】(1)除小车、重物、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导线、开关等器材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BD(填选项代号)。A.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B.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C.秒表D.刻度尺E.天平(2)安装好实验器材,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让拖着纸带的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沿直线拉动纸带沿长木板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许多小点。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注意事项】(3)下列操作必须要进行的是BD。A.把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B.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C.小车的质量要远大于重物的质量D.实验时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4)①用逐差法处理数据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其中一部分如图2所示,B、C、D为纸带上标出的3个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从图中数据可知,在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440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00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②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打出纸带上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描点绘制小车运动的v-t图像,若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可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5)如果电源由于长期使用电压降低,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1)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交流电,故A错误,B正确;打点计时器打相邻两计时点的时间间隔是已知的,故不需要秒表,C错误;实验中需要测量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需要刻度尺,故D正确;实验中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即可,不需要测量重物和小车的质量,故E错误。(3)本实验中,只要保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可,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和保证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重物的质量,但要保证细线与木板平行;实验开始时,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选B、D。(4)①由题图2可读出xB=5.50cm,xC=9.40cm,xD=14.30cm,又由题意得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则在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C=xD-xB2T=0.440m/s。由逐差法可得a0=xCD-xBCT2=1.00m/s2。②v-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5)电压的大小影响点迹的清晰程度,但不影响打点的频率,即不影响实验结果。1.计时点和计数点的区别(1)计时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实际点,如果使用50Hz的交流电源,两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2)计数点是人们根据需要选择一定数目的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由选取计时点的个数而定。注意:“每打n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n-1)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相等,即T=nT0,其中T0为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由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决定,T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Δx=aT2可知,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3.由纸带计算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