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练二十五发达的古代农业1.从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除了高位神“帝”和祖先崇拜外,商人对风、雨、虹、雪等自然现象都有祭祀记录,这些自然现象受到了商人的重视。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民间信仰体系与官方相同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C.农业生产是重要经济活动D.土地是国家财富来源2.甲骨文中的“秋”是一个与农作物生长到成熟周期关系密切的词,“告秋”则是向神灵报告谷物长势,以求得秋收有成,故不必非要到秋季再告。如甲骨文有云:丙辰卜,贞告秋于祊(古代宗庙门内设祭的地方)。甲骨文中关于“告秋”的记载说明了商代()A.凡有政事必问卜B.农事为国之重事C.向神灵报告收成D.政权植根于农业3.[2022·焦作市二模]郑州古荣镇冶铁遗址出土汉代铁器达318件,其中有犁、犁铮、铲、锄、凹形镭、镭、镌、双齿镬等农具206件;巩县铁生沟发现汉代铁器200余件,其中生产工具105件,有铁镌、双齿镣、铁铲、锄、犁等农具92件;中牟曾发现汉代犁壁。由此可知,汉代这些地区()A.传统步犁定型B.精耕细作的农业获得发展C.经济重心南移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4.[2022·山西仁市模怀拟]有学者研究指出,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处境不断恶化,但在全国人口中自耕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先进生产工具与技术的推广B.土地兼并受到有效控制C.休养生息政策得以较好贯彻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推动5.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6.[2022·川市二模银]中唐以后,“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道,其河东、镇冀、魏博、范阳、淄青等十五道,不申户口。”政府不得不“以江淮为国命”“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江南八道”。这反映了()A.南方经济地位提高B.北民南迁进程加快C.北方长期战乱不断D.赋税制度发生变化7.[2022·河北保定二模]北宋仁宗时,有人投告廉州刺史石元孙在屯田开发中“擅污民田”,朝廷即“遣使按视”。北宋神宗时,大兴水利,因而各“路”占用民田之事剧增,政府的对策是:“以官田计其顷亩,拨还田户;如无田可拨,即计田给值”。据此可知,北宋时期()A.均田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B.小农经济受到保护C.小农户土地所有制确立D.人地矛盾日益突出8.[2022·邯市二模郸]在修筑圩岸和疏浚排水渠问题上,宋朝和明朝实行不同的政策,如表所示。宋明两朝水利管理制度政策对比宋朝“田头制”以面向堤坝的农村土地的长短为基准,分担修筑费明朝“照田派役”根据农村土地的面积分派堤坝修筑费“业食佃力”限制对绅士的优免,地主提供稻米,佃农提供修筑堤坝所需劳动力这一政策变化()A.巩固和强化了小农经济地位B.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C.适应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D.推动了江南赋税制度改革9.[2022·广州市一模]明朝中期引进的耐干旱、易生长的高产农作物甘薯,到清代得到了广泛种植。以往不能利用的大量荒地被开垦,粮食总产量得到相应提高。到后来,为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量,人们一再减少稻米和小麦的播种面积,腾出土地来种植甘薯。这反映出清朝()A.耕地面积持续增加B.土地资源危机严重C.作物种类丰富多样D.精耕细作长足发展10.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该观点意在强调小农经济()A.具有落后性B.具有再生性C.具有脆弱性D.具有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