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城郊市重点联合体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12S—32N—14Ca—40Pd—106Na—23H—1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明朝《菽园杂记》有海水提取食盐的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该过程中“灰”的作用是()A.萃取B.吸附C.结晶D.蒸发【答案】B【解析】“”“”烧草为灰,此处灰为木炭,利用其有吸附性来达到目的,故答案为B。2.粗盐水过滤后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以除去这些杂质。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过滤;⑤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③②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②③①⑤④D.③④②①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粗盐的提纯中,用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离子,用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为保证杂质离子除尽,所加试剂要过量,过量的离子也要除去,故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为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故①在③之后,然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盐酸至无气泡产生,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选B;故答案选B。3.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海带灼烧成灰B.过滤得含I-溶液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从下端放出碘的苯溶液D.分离碘并回收苯【答案】D【解析】【详解】A、灼烧海带应选用坩埚,选项A错误;B、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选项B错误;C、苯的密度比水的小,萃取了单质碘的苯在上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选项C错误;D、碘溶于苯,利用它们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所用装置合理,选项D正确。答案选D。4.2016年9月,“天宫二号”发射成功,若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失重条件下)进行以下实验,其中最难以完成的是()A.将金粉和铜粉混合B.将牛奶加入水中混合C.蒸发食盐水制取食盐晶体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人工手段可以使金粉和铜粉混合,也可以将牛奶加入水中混合,也可以蒸发食盐水得到氯化钠固体,因为在宇宙飞船的太空实验室中没有重量,所以混合容易完成而分离不易完成,特别是过滤操作需要利用重力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D正确;故答案选D。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6g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的氧原子数为2NAB.1molN2与足量H2充分反应生成NH3的分子数为2NAC.1molFe溶于过量稀硝酸,转移的电子数为3NAD.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2NA【答案】C【解析】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详解】A、O2和O3均由氧元素组成,因此16g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故A错误;B、N2与H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N2与足量H2充分反应生成NH3的分子数小于2NA,故B错误;C、1molFe溶于过量稀硝酸,铁将全部被氧化为Fe3+,转移的电子数为3NA,故C正确;D、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故D错误;故选C。6.一定质量的碳和8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于高温下反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1.8倍,则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为A.3.0gB.5.4gC.6g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温度体积保持不变时,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C+O2=CO2,2C+O2=2CO,由上述方程式可看出只发生前者则压强与原来的相同,只发生后者则压强是原来的2倍;而现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1.8倍,说明上述两反应发生,即生成CO2和CO的混合物,8g氧气为0.25mol,反应后气体(CO2和CO)总物质的量为0.25×1.8=0.45mol,这两种气体都是每摩尔中含1mol碳原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