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24课《唐诗三首》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创作背景】杜甫因安史之乱流亡成都,在友人严武帮助下盖成一座茅屋,并在此居住4年,度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日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只好携家眷由成都乘舟东下,此诗为途中所作。1.前两联由近及远描写旅夜所见。请选择你所喜欢的近景或远景诗句,作简要赏析。2.“飘飘”在诗中是飘零、漂泊的意思;“沙鸥”是栖息在沙滩或沙洲上的鸥一类的鸟。请结合上述词语和创作背景,简析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示例一:(近景诗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诗人借景抒情,自喻为“细草”“孤舟”,说自己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示例二:(远景诗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结合创作背景看,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2.答案要点:飘泊无依的感伤之情。【解析】1.考查对诗句的赏析。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很是动人。2.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尾联两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以沙鸥自况,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村夜唐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注】元和九年(814),白居易怀着因母亲逝去的心情在渭村结合当时的夜景写下了这首诗。3.请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一、二两句所展示的图景。4.“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请结合景物描写,分析前两句和后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答案】3.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4.苍苍霜草,切切虫吟,行人绝迹,万籁无声,前两句勾画出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景象,流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伤感。月光皎洁,四野寂寥,土地辽阔,荞麦花雪白,后两句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恬淡的乡村月夜景象,表现出诗人惊喜愉悦之情。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分析】3.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需注意:首先找出诗歌里面出现的意象(一般是名词)列出来并解释意思;其次,把这些意象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最后这个画面渲染了什么气氛,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