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培优练级练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12课新文化运动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1902年以后,梁启超、马君武、朱执信都曾在他们的文章中介维马克思及其主张;孙中山在1912年也曾认为“麦氏(按即马克思)之资本公有,其学说得社会主义之真髓”;1918年以后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专门介绍马克思主义。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A.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向B.救国道路探索趋于一致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国人对新思想普遍关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至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被引入中国并逐步得到认可,这反映了中国因在五四之前由于各种探索救亡图存的尝试都失败了,而开始寻找新的出路的现象,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向,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救国道路的趋于一致,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不能反映它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国人对新思想普遍关注,排除D项。故选A项。2.“在器物和制度之后,是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对立……”这种对立促成了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D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项;变法图强是百日维新,排除B项;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3.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提倡实业救国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提倡民主、科学【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可知评述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矛头指向尊孔复古的封建思想逆流。D项正确;第一次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指认识并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排除A项;“实业救国”不属于“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排除B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第二次对“道”、“器”观念的突破时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4.《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封面上印着“LaJeunesse”,法语“青年”的意思。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封面设计:正中为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分别伸出两手相握,寓意中国人民与苏俄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同时暗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新青年》封面设计的变化说明()A.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B.法国启蒙思想开始传入中国C.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青年杂志》封面上印着“LaJeunesse”,法语“青年”的意思,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封面设计:正中为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分别伸出两手相握,寓意中国人民与苏俄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同时暗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新青年》封面设计的变化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实际,排除B项;材料没体现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排除C项。故选D项。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有()①陈独秀②李大钊③毛泽东④鲁迅⑤邓小平⑥胡适A.①②④⑥B.①②③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⑥【答案】A【解析】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