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1.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物体A的密度为4×103kg/m3②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3N③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④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②③④【答案】B。【解析】解:①实验甲、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由F浮=G﹣F拉可得,F浮=ρ盐水gV排,物体A全部浸没,所以V排等于V物,则:ρ盐水gV排=G﹣F拉,V排=V物=,将ρ盐水=1.2×103kg/m3、G=4N、F拉=2.8N代入上式可得:V排=V物=1×10﹣4m3,物体A的质量m===0.4kg,物体A的密度ρ===4×103kg/m3,故①正确;②物体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ρ水gV排=1×103kg/m3×10N/kg×1×10﹣4m3=1N,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G﹣F浮水=4N﹣1N=3N,故②正确;③在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丙拉=2.8N,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3N,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1课时浮力第十章浮力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3N﹣2.8N=0.2N,故③错误;④由甲、丙,F浮盐水=G﹣F丙拉=4N﹣2.8N=1.2N,根据实验丁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F支=G﹣F浮﹣F丁拉=4N﹣1.2N﹣2.5N=0.3N,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的压力,故压力大于0.3N,故④正确。综合分析①②④正确。2.小刚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每小格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密度大于水的塑料块、烧杯、小桶等器材进行实验,a、b、c、d是四个步骤的示意图,其中d测量空桶受到的重力,此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a、d、b、c(或d、a、b、c),由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0.5N;被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为0.5N;如果关系式F浮=G排成立,就可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请你举出生产或生活中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例轮船。【答案】重力;a、d、b、c(或d、a、b、c);0.5;0.5;F浮=G排;轮船(或盐水选种等,合理即可)。【解析】解:(1)图d测量的是空桶的重力;(2)正确的顺序是测出塑料块重力→空桶重力→塑料块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测出小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3)由图a可知塑料块的重力G=3×0.5N=1.5N,由图b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0.5N=1N,则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浮=G﹣F′=1.5N﹣1N=0.5N;(4)由图c可知空桶和排开水的重力之和G总=2×0.5N=1N,由图d可知空桶的重力G桶=1×0.5N=0.5N,则排开的水重:G排=G总﹣G桶=1N﹣0.5N=0.5N;(5)由以上可知,F浮=G排,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轮船就是利用浮力原理漂浮在水面上的。3.小华开展“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实验:(1)小华先拿一个石块开展实验,如图1所示,A、B、C、D、E是她的五个步骤的示意图,为减少误差,操作的合理顺序应该是AEBCD(或EABCD、EBACD)(按顺序填写序号).比较A、C两图可知石头受到的浮力为1N,通过本次实验可得结论: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重力。(2)小华又拿一个与石块重力相同但密度不同的木块开展实验,如图2所示的步骤F.发现将木块放入水中时,木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N,如图所示的步骤G,和石块的实验步骤C比较后,小华认为: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密度有关。小明认为结论没有说服力,因为没有控制变量,石块和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不相同。(3)通过实验数据可求出石块的密度是4×103kg/m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答案】(1)AEBCD(或EABCD、EBACD);1;等于;(2)没有控制变量,石块和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不相同;(3)4×103。【解析】解:(1)为减小误差,可先测出空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