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训练一(范围: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章声现象)一、单选题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6cm,则测量结果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答案】A【解析】解:在四次测量的数据中,2.63cm记录的数差别太大,故2.63cm记录错误,故应去掉;物体的长度为L=2.35cm+2.36cm+2.36cm3≈2.36cm;故A正确.故选A.2.今年国庆长假后三天,雾霾盘踞北京城,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5μm=2.5×10−5dmB.2.5μm=2.5×10−7mC.2.5μm=2.5×10−6cmD.2.5μm=2.5×10−9m【答案】A【解析】A.因为1μm=10−5dm,所以2.5μm=2.5×10−5dm,故A正确;BD.因为1μm=10−6m,所以2.5μm=2.5×10−6m,故BD错误;C.因为1μm=10−4cm,所以2.5μm=2.5×10−4cm,故C错误。故选A。3.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A.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估读而产生的误差D.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答案】C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解析】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避免误差或消除误差,所以选项ABD都是错误的;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样做是为了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故选C。4.如图所示,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分离,月球车顺利驶抵月背表面。在着陆器与月球车分离过程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着陆器相对于月球车是静止的B.着陆器和月球车相对于月球都是运动的C.月球车相对于月球是运动的,着陆器相对于月球是静止的D.月球车相对于月球是静止的,着陆器相对于月球是运动的【答案】C【解析】解:A.着陆器相对于月球车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B.C.D.着陆器和月球车相对于月球不都是运动的,月球车相对于月球是运动的,着陆器相对于月球是静止的,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5.下列诗句中划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A.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西岸走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答案】A【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舟的运动应是相对于山,故诗人选取的参照物为山及两边的岸,故A正确;B.“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照物的,故B错误;C.“看山恰似走来迎”选择的参照物是自己或者船与船上静止不动的物体,故C错误;D.“两岸青山相对出”是相对于船来说的,故D错误。故选A。6.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根据公式v=st,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路程成正比B.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路程成正比,与运动时间成反比【答案】C【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它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以及运动时间的长短无关¿不成比例关系¿,由s=vt得,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故选C。7.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图像¿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答案】B【解析】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