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达标精品检测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的“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春天冰雪消融,这是液化现象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这是汽化现象D.冬天,草地上出现的白霜,这是凝华现象3.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错误的是()A.固态时是晶体B.在ab段内能增加C.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D.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6.“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7.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A.冰是非晶体。B.冰的熔点为0℃。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8.对甲、乙两种物资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9.对下面几幅图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甲乙丙丁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凝固形成的;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10.古诗文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的“露”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欲渡黄河冰塞川”中的冰是由于河水遇冷凝固形成的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中的香是扩散现象D.“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是由于受到风力而下落11.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你认为这些水珠的形成是属于()A.熔化现象B.汽化现象C.液化现象D.凝华现象1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②夏天,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③秋天,浓浓的白雾慢慢散去;④冬天,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二、填空题(10个小题,每空1分,共22分)13.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之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