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知识点框架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测量平均速度实验★★5510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测量平均速度实验(间接法):1.实验原理:v=St;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小车、斜面、挡板;3.实验步骤:(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4.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得出的结论: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例题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端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点,用电子表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小车在下落的过程中,受(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km/h;(3)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选填“大”或“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5)如果在实验中,先释放了小车,才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v¿st;(2)非平衡力;0.72;(3)小于;(4)小;时间;(5)偏大。【解析】解:(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该实验的原理是v¿st;(2)由题意可知,小车是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而且运动过程中没有维持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车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小车不是受平衡力的作用;由图示知,小车通过的全部路程为0.5m+0.5m=1.0m,所用的时间为5秒,所以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st=1m5s=¿0.2m/s=0.72km/h;(3)由图示知,上半程和下半程的路程都是0.5m,但通过上半程所用的时间为3s,下半程所用时间为2s,所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并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测出的时间误差较小。(5)如果先释放了小车,才开始计时,所测的时间偏小,小车运动的路程不变,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由v¿st可知,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大。故答案为:(1)v¿st;(2)非平衡力;0.72;(3)小于;(4)小;时间;(5)偏大。【变式1】为研究小车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均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小车,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如图1所示。(1)除了图中的器材外,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2)实验前,小明对小车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猜想:①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②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3)某次实验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为cm。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345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04.0016.0036.0064.00100.00分析数据可知,猜想(选填“①”或“②”)是正确的,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2s通过的路程为m。(4)如图2所示符合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5)小明继续进行实验研究,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某一位置,路程为s,时间为t,小车在路程中点s2处的速度为v1,在时间中点t2时的速度为v2,则v1v2(选填“>”“<”或“=”)。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