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上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4页)和第Ⅱ卷(第5~12页),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第Ⅰ卷(共60分)考生注意: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2.第Ⅰ卷(第1~27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一、选择题(共60分,第1至21小题,每题2分;22至27小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我国境内原始人分布十分广阔,其中活动范围最为接近的是A元谋人、蓝田人B元谋人、北京人C北京人、山顶洞人D蓝田人、山顶洞人2.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盘庚迁殷B牧野之战C周公东征D共和行政3.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4.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A鲜卑B匈奴C羯D氐5.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6.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7.下列东西方交流的史实,按时间顺序发生在最后的是A郑和率领部队出使西洋,到达西亚和非洲B以“兰学”为名的西方科学知识传入日本C马可·波罗行记介绍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D中国“四大发明”经阿拉伯商人传人西方8.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A设置行政机构B抵御外国入侵C实行改土归流D册封宗教领袖9.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举行北伐,只半年左右便逼近天津,威震北京,然而最终全军覆没,其主要原因是A武器落后,装备简陋B纪律松弛,军心涣散C优柔寡断,贻误战机D孤军深入,后援不继10.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标志是A圈地运动结束B君主立宪制确立C工业革命完成D“日不落”帝国形成11.近代史上,造成东西方经济差距日益拉大,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的基本原因有(1)科学技术水平进步(2)资产阶级革命成功(2)无产阶级革命受挫(4)殖民主义疯狂掠夺A(1)(2)(3)B(2)(3)(4)C(1)(3)(4)D(1)(2)(4)12.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A太平军B洋务派C维新派D义和团13.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为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干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法国之外,还有A俄、德B德、英C英、美D美、俄14.下列关于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新突破的表述错误的是A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无线电通讯实验成功C解决了炼钢脱磷问题D内燃机的创制与推广15.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皇朝的丧钟,具体组织和发动这次起义的团体是A兴中会、华兴会B华兴会、文学社C文学社、共进会D共进会、兴中会16.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17.“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引自毛泽东1927年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A上海工人起义B南昌起义C湘赣边界起义D广州起义18.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A凡尔赛体系B罗斯福新政C法西斯体制D斯大林模式1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蒋介石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其中,最为险恶、影响最大,反共面目也暴露最彻底的一次事件发生在A1939年底B1940年秋C1941年初D1943年夏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A西西里岛登陆B诺曼底登陆C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