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祝福》(一)学科语文学段:高中年级高一教材书名: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12月姓名单位设计者赵一帆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实施者赵一帆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指导者计静晨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课件制作者赵一帆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其他参与者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梳理小说故事情节,把握小说内容;2.通过梳理祥林嫂的人际关系网,探究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教学重、难点:理解小说主要内容,探究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一、导入二、知识回顾三、《祝福》故事情节梳理四、探究任务“祥林嫂真的是穷死的引入孙绍振先生的话,引领学生探究、发掘《祝福》“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回顾有关鲁迅的作家、作品知识。梳理《祝福》的故事情节,为每一部分起恰当的小标题。1.梳理祥林嫂的人际关系网,了解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2.通过细读文本来分析、探究这些人是否与祥林嫂产激发学生阅读、探究作品的兴趣。回顾已学知识,链接本课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有关“祥林嫂”的故事发展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从而了解“倒叙”的写作手法。1.引领学生梳理祥林嫂的人际关系网,进而探究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吗?”五、教师总结生过矛盾,是否需要对祥林嫂之死负责。(1)鲁四老爷(2)婆婆(3)镇上的人们(4)“我”(5)柳妈祥林嫂被逼死,没有最为直接的凶手,但所有人都需要为祥林嫂之死负责。造成祥林嫂之死的凶手,是一种广泛认同的关于寡妇不洁、不祥的、腐朽反动的封建礼教观念,祥林嫂正是在封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多重压迫下被“虐杀”的。“鲁迅写死亡的悲剧,最重要的成就不在于写死亡本身,而在死亡的原因和死亡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感受。”这便是《祝福》拥有不朽的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因。2.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习惯和能力。解答课前提出的疑问,引发学生思考,收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