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二)学科语文学段:高中年级高一教材书名: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12月姓名单位设计者穆红北京市第一中学实施者穆红北京市第一中学指导者计静晨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课件制作者穆红北京市第一中学其他参与者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理解、辨析媒介信息,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理性思维水平。2.关注网络信息和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辨析媒介信息,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一、导入二、分析媒介信息失真的案例搜集失真信息,初步探究虚假信息泛滥原因。1.很多自媒体故意炒作。2.有些消息口口相传被扭曲、夸大或篡改。结合虚假信息被揭穿以及辨识虚假信息的例子,总结虚假信息的特点。例1:无中生有散布虚假信息被行政拘留例2:网传三里屯北里为疫情高风险区域信息本身真实,但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损耗和扭曲,造成失真失实。例3:杨六斤的励志故事信息经发布者的主观意识加工、改造,被夸大、隐瞒、剪和篡改,造成信息失真,报道与事实不符。引导学生关注失真信息,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做准备。培养学生辨识信息的能力。三、辨别媒介信息的真假、良莠四、获取可靠信息的渠道五、总结虚假信息案例示例。“网曝快递小哥冒雨送快递被偷后暴哭20分钟派出所称已接到报警。”概括失真信息的具体特点。报道来源的可靠性报道内容的完整性报道者证据的真实性事件外的其他意图归纳有效辨别信息真伪的方法。第一、要熟悉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第二、丰富自己的常识,逐步形成对可疑信息的敏感。第三、要形成信息查证意识。第四、要学会信息比对。列举两则青年偶像报道,辨别良莠。分析总结从哪些渠道获得可靠的信息。强调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分析能力提高辨识媒介信息的能力。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恰当筛选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