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程标准课标解读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1.通过收集原始社会史料,认识人类文明产生的主要标志是: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理解唯物史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2.通过对化、分析四大文明古国的自然条件,认识地理环境对古代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了解金字塔的建造、太阳历、《汉模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古文明成果,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知识点01人类文明的产生(一)人类文明产生的条件1、农业的产生人类最早在西亚、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出现了原始农业;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微点拨】原始农业产生的原因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在中国的上古传说中神农氏是农业的发明者,从史料研究角度来说,上古传说中将人类长期采集渔猎过程中长期形成的经验归结到某个神话人物身上,有一定史料价值。【即学即练1】据法国普罗旺斯的史前文化显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时候,其家庭食物总消费量中野生动物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60%,而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则只占到10%。这一变化说明A.采集和渔猎的消失B.新生产方式的推广C.原始农业开始出现D.原始人口迅速增加【答案】B【解析】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根据“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时候,其家庭食物总消费量中野生动物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60%,而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则只占到1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野生动物在家庭食物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减少,侧面体现了家庭有了较稳定的动物食物来源,反映了新生产方式的推广,B项正确;当时采集和渔猎没有消失,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原始农业开始出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2、社会分工的发展:(1)手工业的出现: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2)商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3)脑力劳动者的出现:分工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拓展补充】早期人类历史发展上的社会分工1、第一次分工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引起了部落间的产品交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2、第二次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这次社会大分工促地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促使私有制的形成。3、第三次分工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它促进了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开始积累了商业资本,脑力劳动开始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即学即练2】恩格斯说:“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首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仍然保守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在各种公社范围内进行的共同耕作制。”据此可知A.耕作方式深受家庭影响B.家庭劳动必然产生国家C.贫富分化导致阶级分化D.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阶级的分化源于财产的差异,而财产的差异又导致了共产制家庭公社的解体,C项正确;材料表明财产的差异导致了一系列的变化,A项错误;“家庭劳动必然产生国家”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错误;材料侧重于阐明财产差异导致阶级分化,而非强调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D项错误。3、城市的出现: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二)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1、贫富差距的扩大:部落酋长和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