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程标准素养达标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1.时空观念:在特定时空框架下,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发展历程。2.史料实证:充实史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项举措对社会转型的重要意义。3.家国情怀:基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感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新政协的召开:⑴召开:1949.9,北平,国内各党派、团体、军队、少数民族、华侨代表等。⑵内容:①通过《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性质,确定首都、国名、国旗和国歌;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确立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制度。⑶特点:广泛代表性;代行全国人大最高权力职责;《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北京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⑵开国大典:10月1日下午三时,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意义⑴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人民当家做主;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⑵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微点拨】“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所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过渡时期”,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二、人民政权的巩固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1.消灭残敌:消灭华南、西南等地的国民党残余军队;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2.土地改革:1950年夏到1952年底⑴实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推行。⑵成果: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⑶意义:废除封建土地和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中国工业化建设扫除障碍3.稳定物价:“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等,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4.统一财经:国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1952年底,经济全面恢复。5.抗美援朝:⑴背景:1950.6,朝鲜内战;美国武装干涉,并侵入台湾海峡,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⑵经过:1950.10-1953.7,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迫使美国签订停战协定。⑶意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体现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建国初期:1949.10-1950.10⑴背景:两大阵营对峙,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封锁和包围的政策,苏联支持新中国。⑵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于净屋子再请客”。⑶成就:①第一年: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同苏联等17国建交,粉碎美国政治孤立企图。②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获得苏联援助,打破美国经济封锁。【微点拨】“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于净屋子再请客”⑴“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方针,主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但并非只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就包括资本主义国家。⑵“另起炉灶”即不承认旧中国的外交关系(条约)。⑶“打扫于净屋子再请客”即驱逐帝国主义在华一切势力,再独立自主选择建交。2.50年代中期:⑴背景: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亚非独立新兴国家增多,要求反殖、反霸。⑵外交方针及成就: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中印谈判,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②日内瓦会议:1954年,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促成印度支那问题解决。③万隆会议:1955年,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④建交扩大:1954-1956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