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5课大学之道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了解儒家经典的体系和核心2.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大学》的主要内容。3.理解儒家个人修养与国家关系思想的阐释4.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学习先贤的智慧1、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及《大学之道》的历史地位。2.把握本文中的“三纲”“八目”,探究“诚意,正心”的内涵,理解儒家关于治学目标,人生目标的主张。3积极吸收《大学之道》中有价值的成分进行“修身立德”,实现精神成长。4、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的现实意义。知识点01内容及作用【即学即练1】概括“三纲”“八目”的内容并分析相互作用答案:内容:“三纲”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用:为实现“三纲”指出了具体的方法。课文开头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可以说是本文的三个纲,第二段讲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八个目。八目之中,“修身”以上都属于“明明德”之事,“平天下”以上属于“亲民”之事。“止于至善”是“明明德”“亲民”的最高阶段。解析:抓住第二章每章的关键词以及关键词间的关系,由于原文采用顶针手法,而且采用“欲......先”的句式,所以很容易就能分析出“八目”是第一张“三纲”的具体呈现。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知识点02逻辑辨析【即学即练2】为什么“正心”先“诚意”?“格物”“致知”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一)答案:心:思虑事情“总包万虑,谓之为心”意:“为情所意念,谓之意”,是比心更深刻的情感。因此,想要端正“心”,首先要坚定更深层次的情感思想:意解析:这个逻辑解释的不是先后关系,而是深浅的先后,要解决心的情感问题,必须要解决深层次的意,这里探究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表象的关系。(二)答案:二者是讲人的认知功夫。通过认识天地万物,从而获得深刻认知。解析:二者的关系是从手段和结果的角度探讨的,也不是简单的谁先谁后的问题。知识点03评价文本主旨【即学即练3】你如何看待本文提到的“大学之道”的。答案: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①积极的影响:《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②消极的影响:《大学》把人的思想束缚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中,给古代文人带来思想僵化的缺点。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不按照“修、齐、治、平”这条线路来走,轻则斥之为不成才,重则认为离经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轻易不敢背离。同时,“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的最终目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性。解析:这个问题的解答要抓住文章的核心回答,不用具体到每个“目”和“纲”,联系对社会的意义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归纳即可。同时积极的一面既要指出其作为读书人修身标准,又要从对社会风气和改善民生的角度分析。消极的一面既指出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同时又要从封建时代“家天下”的性质指出其局限性。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能力拓展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知识点04分析推衍【即学即练4】结合王阳明的一段话,说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间的逻辑关系。故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轻重而不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