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教材实验基础知识总结.pdf本文件免费下载 【共19页】

1.1对蜡烛燃烧的探究1.如图1所示,用火柴点燃蜡烛,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次层暗淡、最外层明亮但不耀眼。将火柴梗伸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到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内层火焰温度最低。2.如图2、3所示,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另一只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3.如图4所示,点燃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石蜡固体小颗粒),蜡烛又重新燃烧,说明石蜡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4.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蜡烛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炭黑。1.2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1.如图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观察到盛空气样品的集气瓶中木条无明显变化,盛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O2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少。2.如图2,向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高。3.如图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到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另一块上有水雾出现,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2.1红磷燃烧※1.实验原理利用物质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的氧气反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密闭容器中,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3.实验现象(1)集气瓶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2)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15。4.实验过程(1)实验第一步:检查装置气密性(2)集气瓶中水的作用○1降温;○2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3)放入过量红磷的原因:完全消耗氧气(4)点燃红磷前,需用弹簧夹夹紧皮管的原因是:防止红磷燃烧时使瓶内气体逸出(5)什么时候打开弹簧夹:当温度冷却到室温的时候(6)水进入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未等温度冷却至室温,提前打开弹簧夹(7)水进入多于五分之一的原因:燃烧匙伸入过慢、弹簧夹未夹紧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氮气的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6.红磷替代品应满足的其他条件(1)可燃物能在空气中燃烧。如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2)可燃物在空气中只能与氧气反应,不能消耗其他气体(3)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固体,而不能生成气体(若生成气体,要做相应的装置改进,使其完全被吸收,若用硫代替红磷,可将原装置的水替换成氢氧化钠溶液)7.实验装置的创新(1)点火方式:与原实验装置相比,图1、图2所示装置的优点是:测定结果准确,环保。点燃(2)测量装置:如图3、图4、图58.反应原理的创新除了燃烧法,还可以通过加热铜丝,铁锈蚀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6、图7)。加热铜丝进行实验时,为使氧气充分反应,需要进行的操作是: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活塞;在利用铁锈蚀进行实验时,通常加入活性碳粉盒少量饱和食盐水,其目的是:加快铁的锈蚀。2.2氧气的性质(燃烧)1.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1)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反应方程式:S+O2======SO2(4)比较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说明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5)集气瓶底放水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水还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6)实验结束后,从集气瓶中取出燃烧匙时,若硫尚未燃尽,应立即将燃烧匙伸入水中,以防SO2扩散。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1)将红热的木炭缓慢插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的小图库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