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国家公考《申论》真题(地市级)⼀、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3.请⽤⿊⾊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效!4.待监考⼈员宣布考试开始后,⽅可开始答题。5.所有题⽬⼀律使⽤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6.监考⼈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即停⽌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员确认数量⽆误、允许离开后,⽅可离开。严禁折叠答题卡!⼆、给定材料材料1上午9点不到,“⽼⻢⼯作室”的⻔⼝已经排起了⻓队。“我们⼩区消防栓不出⽔、电梯天天出故障,您可得给评评理。”“啥情况?你们先说,我记⼀下。”⽼⻢笑着掏出随身带着的笔和本,开始了⼀天的⼯作。⽼⻢是街道⾸席调解员,也是全国⼈⼤代表,做了30年的调解⼯作。“⽼⽼少少都叫我‘⽼⻢’。去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亲切地喊我‘⽼⻢’,让我⼜惊⼜喜!总书记握着我的⼿说,⽼⻢讲得好,接地⽓,很结合实际。”⽼⻢乐道,“总书记还说,基层⼯作就是上⾯千条线、下⾯⼀根针,必须夯实基层。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同志这样的基层⼲部。”去年,⽼⻢接待群众600多⼈次,有家⻓⾥短,有邻⾥⽭盾,也有基层治理中的⼀些问题。接待群众是⻔“技术活”,不仅要真诚待⼈,还得对政策烂熟于⼼。“当好基层这根‘绣花针’,状态要投⼊,本领得过硬,我⼀天都不敢怠慢。”虽已年过花甲,⽼⻢仍每天坚持学习3个⼩时。30年来,⽼⻢成功调解⽭盾纠纷2000多起,写了160多本、520多万字的⼯作笔记。⼀天下午,⽼⻢接待了⼀对夫妻,⼥的⼀说话就哭起来:“⽼⻢,我和他是没法过了。”原来,两⼈从农村进城打拼多年,⽣活富裕了,但⽭盾也多了。⽼⻢⼀边安抚⼀边分析:“为什么穷的时候没有什么⽭盾,富了反⽽⽭盾多?说明精神贫穷,有短板。”⼀个⼩时的交流后,两⼈带着笑容离开,与来时相互指责的样⼦截然不同。“时代不⼀样了,⽼百姓⽣活越来越好,⼤的⽭盾冲突越来越少。基层调解,更多的是要做好思想政治⼯作,做好情绪疏导和⼼灵抚慰⼯作。”⽼⻢总结道,“我不⼀定能帮助所有⼈解决问题,但我要尽最⼤努⼒帮⼤家都解开⼼结。所有的⽭盾,只要⽤⼼去调就有解。调解常常不是说服了群众,⽽是感动了群众。”⽼⻢这根与时俱进的“针”连得巧、织得密、缝得牢。多年来,⽼⻢给⾃⼰⽴下了接待群众的24字规矩:起⽴迎接,请坐倒⽔,倾听记录,交流引导,解决问题,出⻔相送。“⼯作室要成为⼀个温馨的驿站,群众只要来了,就要努⼒让⼤家愁脸进来笑脸出去。”有事没事找⽼⻢聊聊的⼈越来越多,⽼⻢总是笑脸相迎。有时,⼀些群众会问⽼⻢:“你是什么职务、什么级别?”“职务和级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你需要的⼈。”这就是⽼⻢的回答。“我就是想来跟着学、跟着做。”22岁的⼩温⼤学毕业后到社区⼯作,听完⽼⻢的⼀次宣讲后,坚持来“⽼⻢⼯作室”实习。来⽼⻢这学习的可不仅仅只有⼩温,街道的社区综治⼲部每年都要来“⽼⻢⼯作室”学习⼀个⽉以上。⽼⻢培养了不少善做调解⼯作的“⼩⻢”。73岁的⽼党员⽼⻬也经常来⼯作室找⽼⻢,他对⽼⻢说:“我年纪⽐你⼤,但我也是‘⼩⻢’,按照你的⽅法,我成功劝阻了⼩区⾥很多不⽂明⾏为呢!”在众多“⽼⻢”和“⼩⻢”的共公考金牌讲师陈晓粉丝专属福利2同努⼒下,当地的各种⽭盾纠纷逐年减少。“基层⼲部就是⼀根绣花针,要把为群众服务视为终⽣事业。”⽼⻢说,“只要群众遇到困难,问谁是⽼⻢的时候,我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告诉他:我,就是⽼⻢!”材料2午后的阳光洒在脸上,桌上的茶壶⾥冒着热⽓。乡⼲部⼩雷正坐在村⺠⽼窦家⾥,笑谈两⼈之前在村⼦搬迁问题上的那段“不打不相识”的趣事。这事得从2016年下半年说起。窦家梁这个⼤⼭⾥的村⼦,⼟地贫瘠,⽣存环境恶劣。这⾥的村⺠祖祖辈辈守着⾃⼰的⼀亩三分地,种着经年不变的杂粮和⾕⼦,收成常没有保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