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练习-言语2主讲教师:安妮授课时间:2017.07.07粉笔公考·官方微信1强化练习-言语2(笔记)【说在课前】1.本次课是第二次强化练习课。强化练习-言语1讲了关联词、行文脉络和一些对策类题目,本次课主要针对中心理解题知识点进行补充。前二十题对中心理解题进行强化,其中前十题侧重主题词,后十题讲解避免纠结的方法;最后十题针对细节判断题进行强化。2.主题词特征:(1)文段围绕其展开;(2)一般高频出现;(3)多为名词;(4)前有引入或后有解释说明。1.(2013山东)艺术博物馆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艺术家的机构”演变为今天“公众的艺术机构”。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总监、策展人发现,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和捐赠人、收藏家、同行打交道,而是如何把没有受过艺术教育、缺乏艺术体验的普通人吸引到艺术博物馆里来。潜在的观众群不进博物馆是因为他们不懂艺术史,缺乏相关的艺术体验,一直认为博物馆不欢迎他们,里面没有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消除“不舒服感”需要淡化艺术博物馆的精英色彩。艺术并不只关乎大人物,更关乎普通人。从社会学角度讲,后者更重要。这段文字主要说明:A.艺术教育的普及将大众引向博物馆B.去精英化是当下艺术发展的方向C.艺术博物馆应该主动贴近普通大众D.公众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层次不断提高【解析】1.方法一:“最大问题”提出问题“如何„„吸引到艺术博物馆里来”,“因为”分析原因,“需要”引导对策,“淡化„„更重要”即为对策。文段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更重要。对策强调“关乎普通人”,对应C项,“应该”为对策标志词。方法二:文段主题词为“艺术博物馆”,根据主题词,直接锁定C项。A项“艺术教育”偷换概念,与“艺术博物馆”非同一概念,排除。B项“艺术发展”偷换概念,文段只讨论“艺术博物馆”,2排除。D项“公众”与文段主题词“艺术博物馆”不符,排除。【选C】【注意】本题主题词“艺术博物馆”高频出现。2.(2015山西)在充满着复杂流动性的转型中国,小说家对时代的整体性把握将越来越不可能,任何想从整体上对时代命名的企图和冲动将不得不最终沦为可笑的“堂•吉诃德”。但是这也给写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既然把握大的时代已经不可能,那么就可以仔细打量那些被大时代所遮蔽的现代人生活中的小,让文学真正回到它的本源——文学是人学,文学应关注个体在此岸世界的存在,关注那些与个体生命存在有关的尊严、自由及其异化问题,关注与真诚、美好、焦虑、敬畏等与文学和人有关的基本问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文学创作:A.思路应从整体转为个体B.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C.本源与个体生命有关D.题材应趋向多元化【解析】2.注意题目问“文学创作”如何。文段前半部分指出“整体上”不可行,则下文应提出从局部、个体上研究。“但是”表转折,重点看转折后。转折后提出“思路”,即关注个体,对应A项。B项“环境”、D项“题材”无中生有,排除。C项,文段为“让文学真正回到它的本源”,而题目问的是“文学创作”,二者非同一概念,排除。文段主题词为“思路”,但主题词只出现一次,本题难度较大。【选A】【注意】主题词多次出现时,题目较简单、较明显。主题词出现次数少时,题目较难、较隐蔽,此时要仔细分析文段的意思。3.(2013联考)审慎原则并不是不尊重科学,而是对科学应用的务实态度。科研成果的取得及其社会认可,往往代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甚或科学家的终身成就,这就很难保证科学家不会放松科学原则要求而违规;科研成果的社会化往往与企业利益相连,企业逐利时难免会刻意隐瞒危害。由于科研的未知性因素和危3险的发现难度及时间跨度过大,即使科学家和企业都秉承道德原则,也很难保证能发现科研成果的潜在危害。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对科学成果的应用应当秉承谨慎态度B.科研成果应用的潜在危险无法被预测C.科学附带的经济效益腐化了科学精神D.道德原则是科学研究首要遵循的原则【解析】3.首句提出“审慎原则”这一概念。“科研成果„„违规”解释说明为什么需要“审慎原则”。“;”表并列,后文从另一角度展开论述,解释说明“科研成果”的有些风险不容易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