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8.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充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C.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9.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10.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A.AlCl3B.Na2OC.FeCl2D.SiO211.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操作及现象结论A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B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Br—还原性强于Cl—YZXW溶液上层呈橙红色。D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NH4Cl固体可以升华12.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32—+SO2+H2O=H2SiO3↓+SO32—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4NH3·H2O=[Al(OH)4]—+4NH4+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13.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pH=7时,c(Na+)=c(A—)+c(HA)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29.(15分)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OH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1)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B极区电解液为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电解过程中Li+向_____电极迁移(填“A”或“B”)。(2)利用钴渣[含Co(OH)3、Fe(OH)3等]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Co(OH)3溶解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渣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在空气中煅烧CoC2O4生成钴氧化物和CO2,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2.41g,CO2的体积为1.344L(标准状况),则钴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30.(19分)合金贮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收氢性能,在配合氢能的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1)一定温度下,某贮氢合金(M)的贮氢过程如图所示,纵轴为平衡时氢气的压强(p),横轴表示固相中氢原子与金属原子的个数比(H/M)。在OA段,氢溶解于M中形成固溶体MHx,随着氢气压强的增大,H/M逐惭增大;在AB段,MHx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成氢化物MHy,氢化反应方程式为:zMHx(s)+H2(g)==ZMHy(s)△H()Ⅰ;在B点,氢化反应结束,进一步增大氢气压强,H/M几乎不变。反应(Ⅰ)中z=_____(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温度为T1时,2g某合金4min内吸收氢气240mL,吸氢速率v=______mL•g-1•min。反应的焓变△HⅠ_____0(填“>”“<”或“=”)。(2)η表示单位质量贮氢合金在氢化反应阶段的最大吸氢量占其总吸氢量的比例,则温度为T1、T2时,η(T1)____η(T2)(填“>”“<”或“=”)。当反应(Ⅰ)处于图中a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氢气,达到平衡后反应(Ⅰ)可能处于图中的_____点(填“b”“c”或“d”),该贮氢合金可通过______或_______的方式释放氢气。(3)贮氢合金ThNi5可催化由CO、H2合成CH4的反应,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已知温度为T时:CH4(g)+2H2O=CO2(g)+4H2(g)△H=+165KJ•molCO(g)+H2O(g)=CO2(g)+H2(g)...